一、 产品概述
DZJ型单泵壳专用渣浆泵是由我公司引进奥地利安德里茨水泵技术开发的国内一代洗选渣浆泵结合了各洗选设备的用泵需求以及各类选矿、洗煤、冶金等企业的实际工况及用泵情况而开发的新型高效节能抗磨渣浆泵。该泵主要适用于与同类各类洗选设备的配套,以及各洗选、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磨蚀性的浆液。起浆体的重量浓度可达到:灰浆45%,矿浆重介60%,根据实际工况可串联进行。
二、 产品特点
①高效节能配带功率小,效率同比国内ZJ、Z型等老渣浆泵提高10-20%.
②引进国外先进杂志泵的成熟结构设计,具有振动小、噪音低、结构更加合理、安装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③过流件全部采用耐磨材质,运行可靠,寿命长。
三、型号意义

四、结构图

五、性能参数
DZJ单泵壳轻型渣浆泵性能
型号
|
流量(m3/h)
|
扬程(m)
|
必须汽蚀
|
转速(r/min)
|
允许通过颗粒直径(mm)
|
配带电机功率
|
比重Y<=1.0,比重Y<=1.4
|
50DZJ-20
|
17
25
33
|
34
30
26
|
3.0
|
2900
|
3
|
5.5
|
7.5
|
10
12
15
|
9.6
8
6
|
3.5
|
1450
|
1.5
|
2.2
|
50DZJ-15
|
17
25
33
|
22
20
17
|
4
|
2900
|
3
|
3
|
4
|
10
12
15
|
6
5
4
|
1450
|
1.1
|
1.5
|
65DZJ-20
|
35
50
65
|
35
30
28
|
4.5
|
2900
|
4
|
7.5
|
11
|
20
25
30
|
10
8
6
|
1450
|
2.2
|
3
|
65DZJ-15
|
35
50
60
|
22
20
17
|
4.5
|
2900
|
4
|
7.5
|
11
|
20
25
30
|
70
8
6
|
1450
|
2.2
|
3
|
65DZJ-31
|
40
50
62
|
35
32
25
|
4.5
|
1450
|
6
|
11
|
15
|
65DZJ-26
|
40
50
62
|
27
25
22
|
4.5
|
1450
|
6
|
7.5
|
11
|
80DZJ-27
|
80
100
120
|
22
20
16
|
5.0
|
1450
|
8
|
11
|
15
|
80DZJ-32
|
80
100
120
|
35
32
25
|
5.0
|
1450
|
8
|
15
|
18.5
|
80DZJ-41
|
80
100
120
|
55
50
40
|
5.0
|
1450
|
8
|
22
|
30
|
80DZJ-41
|
54
65
80
|
24
22
18
|
5.0
|
980
|
8
|
11
|
15
|
100DZJ-23
|
160
200
260
|
13
16
18
|
5.5
|
1450
|
12
|
18.5
|
22
|
100DZJ-28
|
160
200
260
|
22
20
17
|
5.5
|
1450
|
12
|
22
|
30
|
100DZJ-31
|
160
200
260
|
27
25
20
|
5.5
|
1450
|
12
|
30
|
37
|
100DZJ-34
|
160
220
260
|
35
33
28
|
5.5
|
1450
|
12
|
37
|
45
|
100DZJ-40
|
160
200
240
|
46
42
34
|
5.5
|
1450
|
12
|
45
|
55
|
162
135
105
|
21
19
15
|
980
|
15
|
22
|
100DZJ-42
|
160
200
240
|
55
50
39
|
5.5
|
1450
|
12
|
45
|
55
|
162
135
105
|
24
22
18
|
980
|
18.5
|
22
|
150DZJ-25
|
330
400
480
|
18
16
13
|
|
1450
|
20
|
30
|
37
|
150DZJ-28
|
330
400
480
|
28
25
16
|
5.5
|
1450
|
20
|
37
|
45
|
210
270
330
|
10
9
7
|
980
|
18.5
|
22
|
150DZJ-35
|
330
400
480
|
38
35
23
|
5.5
|
1450
|
20
|
55
|
75
|
210
270
330
|
16
15
10
|
980
|
22
|
30
|
150DZJ-42
|
330
400
450
|
55
50
39
|
5.5
|
1450
|
20
|
90
|
110
|
210
270
330
|
24
23
18
|
980
|
30
|
37
|
200DZJ-36
|
520
600
700
|
28
25
15
|
5.5
|
1450
|
25
|
75
|
90
|
200DZJ-39
|
520
600
700
|
38
35
25
|
5.5
|
1450
|
25
|
90
|
110
|
345
390
455
|
16
15
11
|
980
|
30
|
37
|
200DZJ-47
|
380
480
570
|
22
20
14
|
5.5
|
980
|
30
|
45
|
55
|
290
365
453
|
13
11.5
7
|
750
|
22
|
30
|
200DZJ-50
|
380
480
570
|
34
32
25
|
5.5
|
950
|
30
|
75
|
90
|
290
365
453
|
21
19
13
|
37
|
45
|
200DZJ-58
|
380
480
570
|
47
45
38
|
5.5
|
980
|
30
|
110
|
160
|
290
365
453
|
29
27
21
|
750
|
55
|
75
|
250DZJ-58
|
420
700
840
|
55
50
45
|
5.5
|
980
|
30
|
132
|
160
|
313
530
625
|
32
30
27
|
750
|
55
|
75
|
250DZJ-53
|
420
700
840
|
36
32
28
|
5.5
|
980
|
30
|
110
|
132
|
250DZJ-53
|
313
530
625
|
22
18
15
|
5.5
|
750
|
30
|
75
|
90
|
六、安装与使用
1.清楚底座上的油腻与污垢,把底座放在地基上。
2.用水平仪检查底座的水平度,允许用楔铁找平。
3.用水泥浇灌底座和地脚螺栓孔。
4.水泥干涸后,检查底座和地脚螺栓孔是否松动,合适后拧紧地脚螺栓,重新检查水平度。
5.清理底座的支撑平面,并把泵和电机安装到底座上。
6.联轴器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检查泵轴与电机轴是否一致,可用薄垫片调整使其同心,测量联轴器的外圆表面的不平度不得超过0.1毫米,断面间隙和最小的差值不超过0.3毫米。
7.吸入管径应与泵的进口管径相同或稍大,原则是既避免泵产生汽蚀,又不能使浆体在管路中形成沉积。为限度减少浆体在管道和涡壳内沉积,应在吸入与每一个闸门间的平行管段下面开一口,加装放料阀(管阀口径视介质粒度而定),以备在停车后放料。为便于维修泵,应设吸入闸门,其直径与吸入管径相同。在泵的吸入口与吸入管间应设伸缩节,以便拆装。排出管径与浆体性质,沉降流速有关,通常排出管径与泵的出口直径相等或稍大。出口闸阀应与排出管径相同。
8.管路应有自己的支撑,不得将管路重量加在泵体上,避免将泵压坏。
9.安装泵位置时,应尽量使泵低于液面,使泵达到的性能。
七、运转
(一)运转前的准备
1.起动前应把泵和现场清理干净。
2.检查润滑油是否适量,按油镜中心为宜。机油型号(冬季N32,夏季N46)
3.特别注意:点动电机确定电机运转方向,正确后再安装联轴器柱销,联接好防护罩。严禁反转。
4.将进口阀门完全开启,使泵内充满液体,关闭出口阀门。
5.检查冷却水的供给情况,运转前先提供冷却水。机械密封水泵,水箱的水位不应低于视窗中线。
(二)运转
1.关闭出口阀门,起动电机,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后,且压力表指出相应压力时,再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到需要工况。在出口管路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运转的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2.密封情况,机械密封应无泄漏、无发热(定期添加、更换冷却水,保持冷却水清洁)等情况。填料密封应是连续滴流状态(定期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并定期更换填料)。
3.经常检查泵和电机的发热、振动情况(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5度)及油位供油情况(新泵运行7-10天后,彻底更换润滑油一次,以后视使用情况每1-2月更换一次)。
(三)停泵
1.缓慢关闭出口阀门(如泵在倒灌情况下,也要先关闭进口阀门),并关闭各种仪表的开关。
2.切断电源。
3.停泵五分钟后再关闭冷却水。
4.如环境温度低于0℃,长期停用时,为防止冻裂泵壳应关闭进口阀门,全开出口阀门使泵空转几分钟排净泵内浆料,并拆开外泵体、叶轮,放掉存液,以防冻坏。如是机械密封,要放掉密封腔内的冷却水。
八、泵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序号
|
故障形式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1
|
泵不出水,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针剧烈跳动
|
吸水管路内没有注满水
|
向泵内注满水
|
吸水管路堵塞或阀门开启不足
|
开启进口阀门,清理管路堵塞部位
|
泵的进水管路、仪表处或填料函处严重漏气
|
堵塞漏气部位,检查填料是否湿润或压紧
|
2
|
泵不出水,真空表表示高度真空
|
进口阀门没有打开或已淤塞
|
开启阀门或清淤
|
吸水管路阻力太大或以淤塞
|
改进设计吸水管路或清淤
|
吸水高度太高
|
降低安装高度
|
3
|
泵不出水,压力表显示有压力
|
出水管路阻力太大
|
检查调整出是回管路
|
叶轮堵塞
|
清理叶轮
|
转速不够
|
提高泵转速
|
4
|
泵不转
|
涡壳内被固硬沉积物淤塞
|
清除淤塞物
|
5
|
流量不足
|
叶轮或进、出管路阻塞
|
清洗叶轮或管路
|
叶轮磨损严重
|
更换
|
转速低于规定值
|
调整转速
|
泵的安装不合理或进水管路接头漏气
|
重新安装或堵塞漏气
|
输送高度过高,管内阻力损失过大
|
降低输送高度或减少阻力
|
进水阀开的过小或有障碍
|
开大阀门
|
进料口漏气
|
压紧盘根
|
泵的选型不合理
|
重新选择
|
6
|
泵的电机超负荷
|
泵扬尘大于工况需要的扬尘,运行工况点向打流量偏移
|
关小出水阀门,切割叶轮或降低转速
|
选用电机时没有考虑浆体比重
|
重新选配电机
|
填料压的太紧
|
调整填料压盖螺母
|
7
|
泵振动
|
泵发生汽蚀
|
调节出水阀门,降低安装高度,减小进口阻力
|
叶轮单流道堵塞
|
清理叶轮
|
泵轴和电机轴不同心
|
重新找正
|
紧固件或地基松动
|
拧紧螺栓,加固地基
|
8
|
轴承发热
|
润滑不好
|
调整油量
|
润滑油不清洁
|
清洗轴承,换油
|
轴承有问题
|
更换轴承
|
9
|
泵内部声音反常
泵不出水
|
吸入管阻力太大
|
清理吸入管路及闸阀
|
泵吸上高度过高
|
降低吸上高度
|
发生汽蚀
|
调节出水阀门使之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